2025年10月22日,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新增和规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通知》内容,现就《通知》内容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出台通知?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工作,构建内涵边界清晰、适应临床诊疗、便于评价监管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体系,分类整合现行价格项目,统一编码,逐步消除地区间差异,国家医保局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工作思路,印发了《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立项指南”),本次立项指南不改变美容整形类项目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方式,重点在于统一价格项目,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行为。
二、《通知》实施后将解决哪些问题,带来什么变化?
(一)规范名称,统一服务产出。美容整形行业长期存在收费乱象,诸如部分医美机构以低价宣传吸引顾客,后续却隐形加价等问题饱受诟病。此次改革依据服务产出统一项目命名,实现全国统一的收费目录。例如,对于“面部精雕”“韩式焕颜”这类较为模糊的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给出统一规范名称,像“光子嫩肤”“超声炮”“热玛吉”,依据技术原理分别对应皮肤美容治疗光/激光、超声、射频,项目名称更为直观清晰,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兼容性更强。
(二)细分部位,规范收费方式。考虑到美容整形个性化需求突出,部分患者有更加独特、更加精细的诊疗诉求,国家医保局结合临床需求和专家意见,对部分常见项目进行细分。比如,将丰唇项目进一步细分为红唇、唇珠、人中、口角等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三、通知对项目做了哪些规范?
(一)统一项目编码名称。《通知》对现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整合,采用全国统一的项目编码和名称,不仅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也便于患者理解治疗原理,增强了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二)统一计价规则。大众熟知的“植发”项目为例,立项指南在项目设立时对不同部位进行细分,如头发、睫毛等毛发移植类项目。在计价方面,以“次”作为基础计价单位,每“次”以100个毛囊单位为基准计价。这种方式既满足合理计价需求,又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
(三)统一价格项目内涵。《通知》严格对照立项指南,对价格项目的服务产出、价格构成、加收项、扩展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范,使价格项目更加统一、清晰、准确,为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评估和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扩展新项目内涵。《通知》对照立项指南,对新项目的内涵进行了扩展,提高了项目的兼容性,为今后新技术的应用预留了充足空间,有助于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四、《通知》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项目新增与规范。根据国家医保局印发的立项指南,新增“减张美容缝合费”等202个项目(主项101项,加收项85项,扩展项16项),同步终止“激光除皱术”等29个相关现行项目。
(二)实行市场调节价。明确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要求医疗机构遵循公平合理、诚实信用、质价均等的原则,自主合理制定价格,并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做好价格公示工作。
(三)医保支付政策。明确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五、非公立医疗机构怎么执行?
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文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503号)规定执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还需按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定和服务协议约定事项接受管理。
六、《通知》什么时间执行?
《通知》自2025年12月1日零时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