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4)日下午,廣東省“春雨行動——推進醫療器械臨床研究成果轉化”項目對接會在廣州黃埔區舉行。會上,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醫療器械臨床研究成果轉化溝通諮詢與對接平台”。來自省內20間知名三甲醫院的創新項目進行了現場展示及推介。
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大灣區分中心以及省、市、區科技、工信、衛健、市場監管、金融等政府部門,全省醫療機構、科研院所、行業企業、金融機構的超過40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此次對接會旨在搭建政、醫、研、企、金五方高效對接平台,推動臨床研究創新成果與產業資源精準連結,共同構建醫療器械醫工融合創新路徑。
“春雨行動”是國家藥監局推動醫療器械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今年7月,廣東省藥品監管部門啟動了“春雨行動”,得到了醫院、醫生和企業的積極參與。短短一個月內,收集到100多間醫療機構近300位臨床一線醫生申報的413個項目,涉及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多個前沿領域。省藥品監管部門對申報項目進行了兩輪篩選,最終挑選出182個臨床價值顯著的項目,其中三類產品96個,全球首個、國內首個、省內首個的產品共118個,符合國家及廣東省創新醫療器械審查原則的產品共71個。在申報和評估過程中,省藥品監管局與臨床機構積極溝通,為臨床醫生提供全鏈條、精準化指導,推動產品上市進程。
為推動“春雨行動”項目加快落地轉化,省藥品監管部門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聯合相關部門定向組織對接活動,促進創新成果與產業資源高效匹配、落地廣東;二是深化協同創新,加強與國家藥監局大灣區分中心等單位的溝通對接,推動審評審批關口前移,為創新產品開闢綠色通道;三是優化服務保障,依托專屬服務平台提供“一對一”溝通諮詢服務,全程跟蹤、精準指導,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問題。省藥品監管局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對創新器械項目實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導、研審聯動,提升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效能,加大對新業態研發的支持力度。
廣州市黃埔區作為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集聚區,發布了“生物醫藥3.0”在內的“1+15+5”政策體系,推出15萬平方米“零租金”科創載體,設立區科創母基金,構建投融資體系,引進並建設國家級技術創新和轉化平台,創新構建“央省地企”四級聯動機制,與省藥品監管局共建藥械註冊指導綜合工作站,設立藥品進口通關服務專窗,共建研檢綜合技術服務平台,上線“黃埔藥事通”小程序及監管技術服務平台,在重點園區佈局創新服務站。活動現場反應熱烈,參會企業代表對項目落地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