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76号)等文件要求,立足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任务,构建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服务共同提供、利益共同分享的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通过上下联动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二、核心内容 
	    《实施方案》阐明了城市医联体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资源下沉、能力提升,创新机制、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19年底,各市全面启动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管理;到2020年底,各市形成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每个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城市医疗集团。 
	(一)《实施方案》包含7项建设任务 
	   一是强化政府办医职能,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医保总额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逐探索建立药品耗材联动管理机制。 
	   二是建立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医疗集团医务人员薪酬自主分配机制,完善医疗集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 
	   三是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逐步实现医疗集团内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保障、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实现集团内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四是完善双向转诊与区域联动机制,细化转诊流程,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带动周边,辐射邻近,实现分级诊疗管理与区域协同联动。 
	   五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全科与专科联动、签约医生与团队协同、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针对普通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 
	   六是助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提高县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提升专业康复机构和护理院康复及护理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七是加快医疗集团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实现城市医疗集团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度和满意度。 
	(二)《实施方案》分3阶段开展 
	   一是筹备阶段(2019年7月底前),各市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本市医疗集团建设规划,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 
	   二是实施阶段(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各市于2019年11月底前成立城市医疗集团并挂牌。 
	   三是评估总结阶段,分为中期评估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与总结评估阶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了解掌握总体情况,对各市工作进行总体考核排名,推广经验、巩固成果。 
	三、《实施方案》的落实 
	    为保障《实施方案》目标的实现,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地方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部门协调,落实经费保障和工作保障。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年度城市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分工、时间进度安排,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文件,保证财政投入、医药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报销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加强督查评估,跟踪建设进展,定期通报,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