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联合体、各有关单位:
现将《铜陵市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10月8日
铜陵市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皖卫医〔2019〕5号)要求,结合《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试点改革的实施意见》(铜政办〔2018〕5 号)和《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医改组〔2019〕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健康铜陵战略,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三级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基本原则
公益导向,服务大局。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通过合理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推动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立起引导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主动下沉资源、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的机制。
科学评价,客观公正。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等,综合考虑三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资源下沉情况、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居民健康改善情况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规范考核程序、内容和标准,保证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激励约束,有效引导。加强考核结果利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有效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组织管理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制定我市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相关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体系,负责对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级医疗机构组建的医联体开展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将根据医联体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 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县域医共体的绩效考核工作。
牵头组建医联体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管理、护理管理、人事教育和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医联体成员单位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制定本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对本医联体进行绩效评估,定期向市或县区卫生健康委上报数据信息。
三、考核工作安排
(一)考核内容
1.行政部门
(1)统筹规划情况。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统筹安排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形成规模适宜、权责明确、功能清晰、运转有效、群众受益、网格化的医联体规划并落实。
(2)配套政策落实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落实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投入责任,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协调医保管理部门探索对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研究完善远程医疗、家庭巡诊等收费和报销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药品目录衔接。重点推进市域纵向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对医联体开展考核督查。
(3)居民健康改善情况。主要围绕居民健康状况、患者满意度进行考核。通过医联体建设,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和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等患者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增强群众获得感。
2.医联体
(1)运行机制情况。主要围绕形成责权利明晰的运行机制进行考核。要求医联体细化完善内部管理措施,统筹技术支持、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形成责权利明晰、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
(2)分工协作情况。主要围绕医联体内部各医疗机构建立分工协作关系进行考核。要求牵头医院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吸纳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不同功能医疗机构参加医联体,形成错位发展模式,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诊断一治疗一康复一护理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健康服务。承担对口帮扶任务的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要建立医联体。
(3)资源共享情况。主要围绕医联体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进行考核,探索建立统一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推进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共享中心建设,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长处方、延伸处方服务。推进公共卫生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医防融合。
(4)技术辐射情况。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医联体内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开设康复联合病房等多种方式、帮助医联体内其他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区域内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区域内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
(二)考核方式
自 2019 年起,每年进行全市医联体绩效考核工作。
1.医联体自评。各医联体牵头医院对照《铜陵市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附件2)和《铜陵市联体综合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框架》(附件3)要求,对本医联体上一年度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统计数据,形成自评报告并于每年10月底报市或县区卫生健康委。
2.市级考核。市卫生健康委针对本辖区各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根据得分情况,以区域医联体为单位在本市范围内排名。同时汇总市卫生健康委各科室的医联体建设相关材料于每年 11 月底前将本市医联体建设自评报告、指标数据、各医联体考核分数和排名以及相关佐证材料等(WORD版及加盖公章的PDF版)报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考核结果运用
1.建立绩效考核结果沟通反馈和公示制度。市卫生健康委针对各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对整体绩效好的医联体,给子表扬和奖励;对存在突出问题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做好整改指导和督促落实工作。以适宜的方式公布绩效考核结果,促进医院持续加强医联体建设。
2.逐步建立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奖惩制度。协调财政、人社和医保管理部门,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下一年财政投入、医保资金支付额度、报选国家相关先进单位、等级医院评审、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学中心设置工作等挂钩,有效调动医院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是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引导公立医院主动帮扶基层、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公益性的重要手段。县区卫生健康委、各医疗联合体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做好制度设计,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细化目标责任,务求工作实效。各医联体牵头医院要结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认真对照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各项指标,强化落实责任,务求工作实效。
(三)实化具体行动,创新管理手段。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现场抽查、暗访和信息化等手段开展考核工作。逐步建立医联体综合绩效定期考核制度和相关数据信息报送制度。做好结果的解读和使用,有效引导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