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泰茂医疗器械招标网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政策文件
风温肺热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
发布时间:2022/07/24 信息来源:查看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

一、风温肺热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风温肺热病(TCD编码:BNW0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编码:J15.9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

2.证候诊断

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风温肺热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候:

痰热壅肺证

热陷心包证

邪陷正脱证

肺热腑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风温肺热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风温肺热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

2.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符合重症肺炎条件的患者;

3.若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的特点,注意观察证候的动态演变及其规律;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以免出现阴竭阳脱的变证。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痰培养+药敏、血培养(T>38.5℃)、呼吸道病毒等病原学检查;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降钙素原、BNP、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G试验、GM试验、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BNP、类风湿因子、甲状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结核抗体、T-SPOT、血沉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痰热壅肺证: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肺热腑实证:清肺定喘、泻热通便

热陷心包证: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邪陷正脱证:益气救阴、回阳固脱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2)中药保留灌肠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 患者诊断明确,经有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正常超过24h且满足以下4项指标:心率≤100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收缩压≥90mmHg、氧饱和度≥90%(或者动脉氧分压≥60mmHg,未吸氧状态);

2.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

3.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及精神障碍等情况。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等),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其他处理的(如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等),归入其他路径;

3.因患者或家属的个人意愿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风温肺热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风温肺热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TCD编码:BNW031、ICD-10编码:15.90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时间: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8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入院第1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2~4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医四诊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初步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病名及证候诊断)

□病情评估

□初步拟定治疗方案

□完成入院记录和首次病程记录

□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如患者病情重,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

□追踪、分析检查结果

□评估中医证候变化情况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完善必要检查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完善治疗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BNP、心肌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G试验、GM试验

□痰培养+药敏、血培养、呼吸道病毒

□胸部影像学检查、心电图

□其他相关检查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病人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 设施等)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发放临床路径告知书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第5~7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8~10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三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

□追踪、分析检查结果

□评估中医证候变化情况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完善必要检查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完善治疗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追踪、分析检查结果

□评估中医证候变化情况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完善必要检查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完善治疗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第11~14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15~18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19~21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健康宣教

□如不能出院,确定下一步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健康宣教

□如不能出院,确定下一步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健康宣教

□如不能出院,确定下一步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第22~24天)

      年   月   日

(住院第25~28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出院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评估主要症状、并发症缓解情况

□评估有无退出路径指征

□健康宣教

□如不能出院,确定下一步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评估疗效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

□开具出院带药

□完成出院总结

□开具诊断证明书

□出院宣教:交代出院注意事项、确定随诊方案及复诊日期

□如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并拟定继续治疗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

□测生命体征及SO2%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保留灌肠)        

□西医治疗

□抗感染药物

□原剂量 □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药物调整

□氧疗(□鼻导管□面罩)

  □辅助呼吸(□无创□有创)

□糖皮质激素

□原剂量□剂量减少□剂量增加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复查项目

□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

□病情变化时进行中医辨证


长期医嘱

□停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陪护工作

□保持口咽部清洁,观察痰量、痰质及痰色并记录。

□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后饮食指导

□出院随访宣教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722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00464号网络备案:京ICP备1203912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750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7层 www.ylqxzb.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