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泰茂医疗器械招标网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政策文件
关于《思茅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送审稿)》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3/06/28 信息来源:查看

    为切实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决策部署,按照普洱市“两示范一胜地”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思茅区“7+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思茅区生物资源富集、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思茅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据《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云发改高技〔2022〕564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及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普洱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普政发〔2023〕8号)《普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思茅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总要求,按照普洱市“两示范一胜地”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思茅区“7+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思茅区生物医药产业区位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园区建设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建基地、聚集群、创品牌、优环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促进思茅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围绕云茯苓、白及、滇黄精、石斛、滇重楼等思茅优势特色中药材,着力推进种子种苗育繁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提升中药材产量效益,建设成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道地药材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着力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中药饮片和药食同源等产品开发,加强新药研发和资源二次开发,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思茅云茯苓仓储产业园建设,打造成为全市的生物医药生产加工基地。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4年,思茅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综合产值达48亿元(普洱市市级目标207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农业产值13亿元,加工产值10亿元。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到2024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6%以上,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家以上,新建成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合作基地1个以上。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到2024年,形成一批具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链较完善的上下游企业矩阵。其中,打造专业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1个,规上企业数量4户,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企业2户,2000万-1亿元企业2户以上。

分年度目标:

 2022-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年度指标分解表

指标

 

年份

产值(亿元)

工业与农业产值比

农业产值

工业产值

三产产值

综合产值

2022

13

4.5

20.7

38.2

0.34

2023

13

5

22

40

0.38

2024

13

10

25

48

0.76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良种繁育选育基地建设

围绕思茅区云茯苓、白及、滇黄精、石斛、滇重楼等道地、特色的中药材,建立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范,推进特色品种提纯复壮,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新品种,加强专业化人才技术人才建设,扩大优良品种中药材种植,发展中药材种源产业,建设优势品种中药材良种选育基地,培育优质种种子苗专业化经营公司。加强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淞茂林下余甘子种苗繁育及林下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园、云南恩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金毛狗脊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玉林林业、高山生物、斛哥庄园等育苗基地建设。(区工信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林业和草原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二)建设优质中药原料生产基地

1、培育壮大道地、特色中药材品种

2018年思茅区通过“云药之乡”综合考评,要充分发挥优势,壮大道地、特色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推林下种植、抓有机品牌,开展GAP、溯源体系建设。重点围绕云茯苓、白及、滇黄精、石斛、滇重楼等具备一定品种规模进行发展,推广灯台树、龙血树、美登木等特色品种,做优药材质量,做强品种优势。有序发展美藤果、魔芋、花椒等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品原料。(区工信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林业和草原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加强生物医药质量品牌标准示范建设

支持大宗道地药材标准、中药饮片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制定工作。以培育壮大思茅最优质道地药材产业,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为核心,重点打造云茯苓、白及、石斛、滇黄精、滇重楼等一批优质道地药材公共品牌。结合思茅区实际,做好思茅区区内企业“定制药园”、中药饮片云南省地方标准、云南省“十大名药材”品牌工作申报工作,争取获得市级财政支持。加强对“滇草6味”、“大唐汉方”、良宝“滇及”、“高山”铁皮石斛等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做好绿色有机认证,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做大市场规模。(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和草原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三)建设优质生物医药产业加工基地

1.标准化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

实施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工程,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培育中药材标准化产地初加工基地,确保中药原料质量,提高中药材产区经济效益。(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配合)

2、优质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思茅区中药饮片产地加工,鼓励企业建设或引入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或有一定规模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开展传统中药饮片、破壁饮片、配方颗粒、冻干饮片等现代中药饮片的研究,增加产品种类、扩大生产产能。(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配合)

3、特色中成药和民族药生产基地建设

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探寻特色药和民族药加工工艺,通过产品研制、工艺改造、二次开发,丰富特色药和民族药品种,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推进以云南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为核心,提升龙血竭片、香砂养胃片、清肺抑火片等现有上市品种的产能。以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为核心,加强民族民间经典名方的挖掘和新药制剂的研发,推进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在云南省辖区内各地州市中医院推广使用,鼓励针对临床疗效好的制剂,进行新药研发。(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配合)

4、特色健康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建设

以黄精、石斛、美藤果、茶、咖啡、坚果等普洱特色生物资源作为原料,开发具有抗氧化、减肥、增强免疫力、养颜护肤的系列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健康产品,增加产业链延伸渠道,优化产品结构。(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配合)

(四)建设化学仿制药和原料药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云南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儿童感冒药和化学原料药项目为重点,建设化学仿制药和原料药加工基地,加快推进氨苯素、氨美素、氨愈素三个儿童专用感冒药上市销售;推动乙酰氨基酚、愈创木酚甘油醚、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苯海拉明、重酒石酸去氧肾上腺素等原料药加工项目实施,建设化学药仿制药和原料提取加工基地,加快儿童专用感冒药上市销售,推动部分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五)推进医疗器械、实验动物产业基地建设

1、要充分利用思茅区中心城区和普洱市辐射南亚东南亚区位优势,鼓励企业或引进企业及技术,充分应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生产一批医疗器械。以天然橡胶、白及胶、植物纤维为基础,促进医疗器械、耗材领域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Ⅰ类、Ⅱ类类医疗器械产品行政审批权限在省一级的便捷性,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支持以天然橡胶为原料,开发生产医用外科手套、导尿管、吸痰管等;以白及为原料,开发医用胶布、绷带等;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开发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等,推动思茅区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卫生健康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科技局、区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建设进出境实验猴隔离检疫场,推动思茅区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产业化基地建设。随着生物医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对非人灵长类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已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之一,加之实验猴养殖环境苛刻,各种检验、审核标准严格,市场供不应求。结合思茅区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支持企业建设非人灵长类动物产业化基地、打造国内首个标准化进出境实验猴隔离检疫场。(区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区工信科技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六)壮大培育市场主体,扩大产业规模

1、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支持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普洱淞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扶持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进一步开拓市场,发展成为省级民营小巨人、上市公司。以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的加工、流通企业为核心,培育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普洱联众生物有限公司、云茯苓普洱有限公司等有成长潜力的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交流,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培育龙头企业全产业链

鼓励龙头企业与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合作关系,以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以提升中药材标准、品质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或农户各种形式,使企业和种植户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建立稳固利益联结体,呈现一批优势产品和企业,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以云茯苓、石斛、白及、黄精、重楼为主导方向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3、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精深加工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在思茅区引进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外部龙头企业的技术、资源为带动,提升区域内药企的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此外,不断完善生物医药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引进的过程中,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区域内医药企业的生物医药加工能力,优化转变加工方式,将传统的拣选、清洗、干制等转变为精制饮片、配方颗粒等精深加工方式。(区投资促进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七)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

1、建设生物医药核心区。

加强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逐步推动生物医药优势产业资源向重点核心园区集聚。积极发展“园中园”经济,鼓励发达地区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在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飞地经济”。发挥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依托大唐汉方制药、淞茂制药等原有的制药体系,挖掘开发具有资源基础的国准字号品种,推动民族医药炮制加工与产业化生产应用一体化关键技术持续发展。(区工信科技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林业和草原局、区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完善医药物流体系。

发展医药电商,培育和吸引国内知名医药批发零售企业及电商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运用B2B、B2C、O2O、B2B2C及跨境电商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冷链物流,引入国内医药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等基础仓设施,以满足园区面向省内外市场和跨境运输的医药冷链物流配送需求,建立集研发、生产、商贸物流、冷链等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商务局牵头;区工信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局、区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八)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基地建设

1、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加强医共体建设。

加强医疗机构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疾病诊疗、控制和应急救援能力。促进医疗服务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化医疗服务,建立全区“健康云”和大数据应用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多种服务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国内外相通相连的远程医疗网络服务体系。(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科技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2、积极发展特色诊疗业。

建立一批中医(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研发平台。开展诊疗技术、中药(民族药)经验方、医院制剂、保健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新业态”,构建一批现代体检中心、特色诊疗中心。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科技示范行动,开发数字化、多功能的移动监测设备,康复辅助产品,重点推进医养结合、智慧诊疗和主动健康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科技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3、加快发展康养产业,打响“普洱茶都·康乐思茅”城市品牌。

结合休闲旅游、民族文化,以中医药民族医药理论为基础,提升一批药膳、药浴、针灸、推拿等疗效明显的特色康体保健服务以及健康咨询服务项目,构建一批亚健康调理中心、高端保健中心。鼓励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资质的按摩师、营养师、保健师和健康管理顾问,引导支持医疗服务机构培训专业人才进入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加强民族民间医生的规范管理,发挥民间“高手”的作用,构建三民(民族、民医、民药)众创空间。以目前已建设成康养基本雏形的斛哥、淞茂2个庄园为发展模范,建设相同类型的康养庄园,并不断创新差异化发展,力求不断丰富思茅区康养产业类型。(区文化旅游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科技局、区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配合)

三、重点建设项目

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链主企业

建设期限

总投资

预计产值

1

基地建设(3个)

余甘子种苗繁育及林下规范化

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2022-2024

0.15

0.03

2

道地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

云南恩润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2025

0.69

-

3

滇重楼/金银花种植关键技术

及标准产业化运用

万神草生物科技(普洱)有限公司

2021-2025

2.30

1.00

4

精深加工(4个)

儿童专用药生产车间建设

云南大唐汉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0-2023

1.20

13.68

5

儿童药产业链完善升级改造

云南大唐汉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2-2026

2.80

13.00

6

良品益康中药饮片厂建设

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

2020-2023

1.30

0.40

7

“思松牌铁皮石斛葛根三七

颗粒”保健食品开发

云上玄草云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

2022-2024(一期)
2025-2028(二期)

1.50

2.00

8

物流

(1个)

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普洱项目

国大药房(普洱)淞茂

有限公司

2021-2023

1.00

12.10

9

配套(4个)

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

普洱南邦河生物药业

开发有限公司

2022-2025

5.17

30.00

10

思茅云茯苓加工仓储产业园建设

普洱市绿色工业投资
有限责任公司

2022-2024

3.62

4.00

11

国家滇西南片区中药民族药标准研究与第三方评价中心(检测

检验室)工程实验室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

研究所

2021-2022

0.20

0.10

12

云南道地药材功能成分分离提取创新中心

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

2022-2024

0.12

0.05

合计

 

 

 

 

20.05

76.36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发展重点产业内容,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组作用。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关键问题,提升各部门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合力,强化工作督促、检查、落实。

(二)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省“一县一业”等项目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绿色发展、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科技支撑等项目资金重点向生物医药产业倾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现代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实验动物、健康产品等领域新产品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新产品开发,组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三)加强要素保障。通过科学规划、盘活存量、引入增量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各产业园区建设满足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需求的标准化基础设施。统筹平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用地、用电、用水、排污等指标,科学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生产基地。统筹规划用于保障园区急需人才引进、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住宿的建设用地。聚焦优势领域、优势品种,建立重点企业和项目库,对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倾斜,依法依规精简审批程序。

(四)强化督导考核。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定期统计、分析、监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构建重点企业运营和重大项目建设督导服务机制,加强重点企业运营监测和重点项目建设调度、跟踪和服务,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竣工投产。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722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00464号网络备案:京ICP备1203912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750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7层 www.ylqxzb.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