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河池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自4月29日起,我市定点零售药店全面实施“无码不结”制度,即全市定点零售药店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采集追溯码,并向当地医保信息平台上传追溯信息才能进行结算;对于未赋码的药品,医保将拒绝支付。该制度旨在进一步规范药店销售行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市民在药店购买药品。
早在2024年9月起,我市就已全面采集并上传药品追溯码信息。药品追溯码作为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一物一码”全生命周期管理。市民购药时,只需用手机扫描包装盒上的追溯码,即可实时查询药品的生产批次、流通路径、销售记录等关键信息,有效识别“回流药”等风险药品。若发现存在“回流药”风险的,可拨打投诉电话12345、12315进行投诉。
贴有追溯码的各类药品。
在金城江区华隆假日城堡附近的某定点连锁药店,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贴有追溯码的各类药品。药店工作人员韦女士正用扫码仪一个个扫描药品上的追溯码,为顾客结算。“现在的系统会强制要求在医保结算时扫描追溯码核验,自动拦截未赋码的药品。”韦女士介绍道。
“有了‘无码不结’这个制度,对我们患者来说无疑是多了一层强有力的保障,避免了很多假冒伪劣药品及药品‘回流’现象的出现,也方便我们及时了解和查询药品情况。”市民李女士说。
药店工作人员扫描药品追溯码结算。
据了解,自2024年7月启动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攻坚行动以来,全市1002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药品追溯码扫码率100%,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数据超2亿条,形成覆盖“采购—入库—销售”全流程的数字化档案。针对历史库存无追溯码的药品,可将其录入无码库中。无码库与医保实时结算系统相关联,无码药品在无码库上传医保系统之后方可进行医保结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药品追溯码依码结算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积极探索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提升监管效能;此外,还将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培训与指导,提升其对依码结算工作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政策传达到位、执行到位,为保障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和群众用药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