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党建与药品监管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总结、交流、宣传全市药品监管系统基层党建成果,即日起,将陆续发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药品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优秀案例,今天刊发优秀案例(一)。
药品监管“网格化”
群众用药更安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和中省市关于药品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药品监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党建+网格化”药品监管模式,通过强化组织覆盖、突出党员作用、推动党建赋能,将监管触角延伸至最基层,实现了党建资源与监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双向提升,有力筑牢了药品安全底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了药品监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汉江上游,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是安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总面积3646平方公里,辖23个镇、4个街道,38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5.2万人。有各类医疗机构740余家,药店323家,器械经营户730家,化妆品经营户2900余家。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设药品监管业务股室1个,在职在岗5人;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两个直属单位,其中,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一股一中心4个中队,药械稽查中队负责全区药品案件稽查,在职在岗3人;全区27个镇(办)设有市场监管所,其中,能从事药品监管的不足1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治建设与组织覆盖,筑牢网格化监管的“根”与“魂”。我局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到药品安全是严肃的政治问题,确保党中央关于药品安全的决策部署在汉滨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1.党建引领体系构建。在规划部署全区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之初,局党组便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监管”原则作为构建三级网格(区局为一级网格、27个镇办所为二级网格、387个行政村(社区)为三级网格的根本遵循。明确要求各镇(街道)党(工)委将药品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步谋划、同步部署。
2.组织建设与网格建设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监管网格划分有机衔接。鼓励二级网格(市场监管所)的党员业务骨干担任网格长,优先选派党员担任三级网格的药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在符合条件的网格片区或联合体中,探索建立临时党小组或功能型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每个网格都能有效覆盖,形成了“局党组—基层所党支部—网格党员责任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网格化监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思想铸魂提升政治定力。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持续强化网格监管队伍的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组织网格员、协管员、信息员深入学习上级关于药品安全的指示批示精神和法律法规,引导全体网格监管人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网格化监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践行监管为民与党员先锋作用,彰显网格化监管的“初”与“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群众用药安全作为网格化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在全区387个村(社区)药品安全信息员和36名镇(街道)药品安全协管员中,党员占比超过70%。要求所有党员在工作时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公开承诺责任区和服务内容。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在日常巡查、风险排查、宣传科普中冲在前、作表率,使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主心骨”。
2.“四个最严”要求直达末梢。网格内的党员同志是“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在一线的坚定执行者和宣传者。他们定期对网格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巡查,检查药品购进渠道、储存条件、处方药销售、不良反应报告等,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第一时间通过网格系统上报,并协助执法人员固定证据、现场处置,使监管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3.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网格信息员植根社区、乡村,既是监管员,也是宣传员和服务员。党员信息员带头建立社区用药咨询群、发放科普资料,用通俗语言向老年人讲解合理用药知识。他们主动收集群众在用药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如购药不便、用药疑惑等,及时协调解决或向上级网格反映。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在网格内得以延伸,许多微小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群众用药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办”。
(三)聚焦服务发展与优化环境,注入网格化监管的“能”与“效”。我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政策精准推送与咨询。网格员、特别是党员网格员,成为政策宣传的“扩音器”和“翻译官”。他们将最新的法规政策、行业要求、便民利企措施,精准推送到每一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指导,帮助企业理解政策、遵守规范。
2.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二级网格(市场监管所)的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建联席会”、“政企座谈会”,邀请网格内企业代表参加,党员业务骨干现场听取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能解决的立即协调,需上级支持的及时上报。这种基于网格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构建了“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3.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有意向升级发展、申请GSP认证、开展新业务的企业,党员网格员提供“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提前介入指导,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网格化监管实现了从“事后查处”向“事前指导、事中监督”的延伸,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汉滨区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锤炼监管铁军与提升能力,夯实网格化监管的“基”与“本”。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药品监管网格队伍,是模式成功的关键。我局将网格作为锤炼干部、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
1.“党建+业务”融合培训。将网格人员培训纳入全局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培训内容既包括党的理论、理想信念和廉洁教育,也涵盖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现场检查技巧、不良反应监测、应急处理等专业知识。邀请业务专家和优秀党员网格员授课,分享实战经验,大幅提升了网格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2.一线实践锤炼党性。将网格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和党员的重要阵地。安排新入职的公务员、青年党员到基层网格跟随老同志学习实践,在复杂环境和处理具体问题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许多年轻党员在网格工作中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3.激励担当与考核评价。建立科学的网格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日常巡查覆盖率、问题发现率、投诉处理满意度、群众评价等作为重要指标。定期评选“优秀党员网格员”,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挂钩,极大激发了网格队伍创先争优、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五)强化作风建设与廉洁自律,守好网格化监管的“廉”与“洁”。我局始终将作风建设视为生命线,多措并举确保网格化监管队伍风清气正。
1.筑牢廉政“防火墙”。针对网格员分散、独立工作性强的特点,加强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在每次网格员培训中必设廉政课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与所有网格员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明确纪律红线和工作底线。
2.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梳理网格化监管各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如巡查频次、问题上报、处理建议等,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建立网格监管行为追溯机制,确保所有巡查检查活动留痕可溯,自觉接受监督。
3.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教育引导网格员既要热情服务企业,又要保持清白纯洁的关系。明确不得吃拿卡要、不得违规接受宴请、不得滥用职权等纪律要求。通过公开监督电话、定期回访管理对象等方式,强化对网格员行为的外部监督,树立了汉滨药品监管队伍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经验与启示
汉滨区“党建+网格化”药品监管模式的实践,积累了经验,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实践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只有不断加强党组织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监管效能,才能确保药品监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筑牢药品安全的政治基础。
二是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药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推动人员、资源、服务向基层网格倾斜,打通监管与服务“最后一米”,实现监管触角全覆盖、无死角,才能真正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三是必须坚持党员带头,发挥先锋作用。党员是网格化监管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党员在巡查排查、宣传服务、风险防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带动群众参与共治,形成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支持的良好工作机制。
下一步,汉滨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建+网格化”药品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网格运行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和智慧监管,持续提升药品安全治理效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药品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