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追溯码,相当于每一盒药品的“身份证”,是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唯一代码,药品一“出生”即被赋予该标志信息。通过扫描药盒上的追溯码,系统可以查询到药品的生产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药品流向等详细信息,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过程监控,为药品质量管理和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国家医疗保障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为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怒江州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强组织,全面抓好统筹协调。医疗保障部门主动牵头、积极作为,及时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通报政策、沟通措施、推动工作。同时,点对点加大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政策支持、工作指导力度,手把手在各医药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抓技术,全面畅通系统渠道。医疗保障部门主动对第三方,聚焦信息能通、系统能容,帮助医药机构进行系统接口改造,确保 “村村通”“智医系统”等顺利完成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系统适配及追溯码采集上传渠道通畅。
重推进,全面提升覆盖率。医疗保障部门结合怒江实际,采用分步实施原则,有序推进了先进行采购、盘存、销售报盘导入,再开展接口改造工作;稳步启动了先提高录入覆盖率,后录入总量;平稳开展了先上传追溯码结算,再提高结算追溯码录入率。
截至目前,全州236家医疗机构中已有236家实现出售药品的追溯码采集上传,各医疗机构正加快落实售出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确保所售药品完成全量采集任务。246家定点药店已全部实现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
通过药品追溯码,医保部门可以实时监控药品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能有效防范药品串换、倒卖等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假药、劣药以及“回流药”进入医保流通环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更加可靠的医疗保障。下一步,怒江州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药品追溯体系和医保基金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让群众能够放心用药、安心就医,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怒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