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数据“亮成效”,压实责任强督导。建立“日公布、周调度”机制,通过工作群预警“晾晒”采集上传数据,动态监测全县27家医院、116家定点药店、264家定点村卫生室追溯码采集情况,累计通报56期,约谈进度滞后机构负责人32人次,全县日均扫码上传量突破10万条,推动采集完成率、覆盖率大幅提升。
摆问题“挖病灶”,靶向施策补短板。采取“系统抽检+现场核验”双轨模式,组建专项督导组下沉一线,重点排查信息漏扫、漏传等高频问题,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实行问题清单销号管理。累计开展督导27次,整改问题36条,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8.2%,实现扫码率有效提升。
促整改“通堵点”,优化机制提质效。通过“培训+技术”双驱动,针对基层药品基础资料不规范、操作不熟练等堵点,靶向开展专题培训9场,切实解决定点医药机构扫码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及时对接市局提取问题数据,实现“问题即时反馈、数据闭环纠错”,扫码数据质量和上传效率大幅提升。
重长效“固根本”,建章立制促规范。创新构建“制度+考核”保障体系,将追溯码采集纳入定点机构年度考核指标,建立“红黄绿”三色分级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实现扫码数据与医保结算双重比对校验,全县扫码数据准确率有较大提升,形成“源头可溯、过程可控、责任可究”的医药监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