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
当前,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指示精神以及国家和本市总体部署,现就本市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冠防治中的特色优势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中医救治资源配置
在前期市级新冠肺炎救治中医专家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组建覆盖各区、数量不少于150名的市级中医专家队伍,实行中医专家例会和巡诊制度。各区要相应成立区级中医专家组(每区不少于8人),充分发挥四大中医区域医联体作用,合力形成市区联动的中医专家指导网络。各医疗机构设置的院级专家组应有中医专家参与,充实一线中医救治力量,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救治团队应包含中医医师,新冠肺炎重症病区应至少配置一名高级职称中医专家。
二、加强中医药特色方药和有效技术应用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国家和本市最新版中医防治方案培训,积极运用成熟有效的中药方药和技术,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以及有免疫缺陷等重点人群保障中采用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满足市民看病就医需求。各级中医医院、国家和本市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医联体、托管医院等纽带,构建三级中医药救治网络。
请各单位参照国家和本市推荐的中成药指引或目录(汇总版见附件),制定本单位抗疫防感类中成药、中药协定方以及危急重症中药必备目录,并根据临床需求配备不少于10种中成药。有条件的单位可将中药院内制剂或成熟有效的协定方纳入处方系统。
三、加强中医药防治知识科普宣传
各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制定的居家中医药防疫干预指引,通过线下诊疗、互联网医院、公众号等多种平台为就医和咨询群众提供中医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科普宣传,指导市民做好自我中医药干预,科学合理用药。要进一步加大本单位中医特色防治方药的宣传力度,丰富市民用药选择。
四、加强相关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储备
依托中药行业协会协调相关中药生产、经营企业加强抗病毒和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产和储备。各单位要配齐配足预防、救治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根据防治需求动态调整储备量并留有一定余地,建立定期监测评估机制,设定警戒值并及时调配,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
2022年12月19日
附件:
中成药指引汇总目录
成人:
防治类
|
重症、危重症
|
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
荆银颗粒
|
银黄清肺胶囊
|
夏桑菊颗粒
|
咳速停糖浆
|
化湿败毒颗粒
|
清肺排毒颗粒、
|
感冒退热颗粒
|
连花清咳片
|
痰热清胶囊、
|
宣肺止嗽合剂
|
血必净注射液
|
散寒化湿颗粒
|
消炎退热颗粒
|
六神丸(胶囊)
|
双黄连口服液
|
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
|
痰热清注射液
|
感冒清热胶囊(颗粒)
|
感冒灵颗粒
|
银翘解毒颗粒
|
柴芩清宁胶囊
|
杏苏止咳颗粒
|
热毒宁注射液
|
荆防颗粒
|
金花清感颗粒
|
金叶败毒颗粒
|
抗病毒口服液
|
杏贝止咳颗粒
|
喜炎平注射液
|
正柴胡饮颗粒
|
连花清瘟颗粒/胶囊
|
蓝芩口服液
|
清开灵颗粒
|
橘红痰咳液
|
参附注射液
|
九味羌活丸(颗粒)
|
宣肺败毒颗粒
|
复方芩兰口服液
|
小柴胡颗粒
|
复方鱼腥草合剂
|
生脉注射液
|
四季感冒片
|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
清咽滴丸
|
疏风解毒胶囊
|
感冒止咳颗粒
|
参麦注射液
|
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
|
化湿拜毒颗粒
|
喉咽清颗粒
|
板蓝根颗粒
|
痰热清胶囊
|
醒脑静注射液
|
金银花口服液/颗粒
|
热炎宁合剂
|
桑菊感冒片
|
急支糖浆
|
射麻口服液
|
苏合香丸
|
鼻窦炎口服液
|
散风通窍滴丸
|
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
防风通圣丸(颗粒)
|
正气片
|
安宫牛黄丸
|
/
|
/
|
/
|
/
|
/
|
紫雪散
|
羚羊角粉
|
红人参粉
|
西洋参粉
|
生大黄粉
|
儿童:
防治类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
小儿风热清口服液
|
小儿清咽颗粒
|
金振口服液
|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
|
儿童清肺口服液、
|
清宣止咳颗粒
|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
小儿止咳糖浆
|
减味小儿化痰散
|
小儿清肺止咳片
|
健儿清解液
|
醒脾养儿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