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吉林省药监局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两品一械”风险会商会,总结一季度“两品一械”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下一步风险管理重点任务,巩固夯实“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风险管理。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继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药监局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分别就各自监管领域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并结合日常监管、监督检查、专项整治、行政审批、技术审评、检验检测、监测报告、举报投诉等各领域发现的风险信息,进行综合研判会商,评估风险程度,研究防范处置措施。
会议指出,2024年以来,省药监局通过筑基础、优服务、强监管、严执法、兜底线、防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巩固提升行动,持续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大力加强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监管工作成效显著,有力保障了“两品一械”质量安全,有效维护了公众健康权益。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提高政治认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认清我省药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以守牢底线为目标,强化重点产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监管,加强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集采中选产品、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医美产品、特殊和儿童化妆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加强城乡接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切实筑牢药品高水平安全底线;加大风险排查和风险会商力度,努力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加大违法线索排查处置,发现重大违法案件,坚决追踪溯源,从源头严查违法、管控风险,牢牢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会议要求,要以提高监管效能为目标,聚焦齐抓共管,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加强各领域跨区域跨层级监管协同,织密监管网络,共享监管资源;积极探索网络直播、短视频带货等新业态的监管模式,加强网络监测工作的精准性、时效性与全面性;推进智慧监管建设,把大数据真正转化为监管“大效能”;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检查员培训的可及性、系统性、规范性,推动检查员整体队伍素质提升。以织密网络为目标,推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形成企业、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社会媒体、消费者“五位一体”风险管控格局。要深刻认识药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继续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强化监管各项工作,迅速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巩固和保持全省药品安全持续稳定向好态势。
吉林省药监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业务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