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扎实有序推进,筹资标准逐年提升,参合农民受益面进一步拓宽。但是,从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报表来看,全省有部分县区出现了住院次均费用上涨、实际补偿比下滑的情况,对此,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新农合经办机构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查找问题,尽快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推进新农合工作良性运行。
现将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年度截至9月30日的运行情况及结果通报如下:
一、参合情况
2013年,全省86个县(市、区)参合人数达到1930.34万人,比2012年同期增加8.84万人,参合率达到97.53%,比2012年同期上涨了0.44个百分点。
二、筹资情况
截至9月30日,全省新农合筹资总额为59亿元(2012年人均290元,2013年起人均34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亿元,省财政补助资金15.89亿元,市(州)财政补助资金0.61亿元,县(区)财政补助资金1.47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1亿元,利息收入0.03亿元。
三、基金支出情况
截至9月30日,全省新农合基金支出441912.24万元。其中,用于住院补偿支出365828.01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2.78%;门补偿支出64476.99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4.59%,其中:门诊统筹补偿64366.95万元,家庭账户形式补偿110.04万元。(家庭账户已终止,目前使用原剩余额度);正常分娩(定额补助)支出4359.68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99%;用于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6453.64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46%;用于体检补偿支出487.69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11%;用于其他补偿支出306.23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07%。
四、参合农民受益情况
截至9月30日,全省新农合累计补偿2392.06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148.50万人次,门诊补偿2201.70万人次,其中:门诊统筹补偿2198.46万人次,家庭账户形式补偿3.24万人次,住院正常分娩(定额补助)8.39万人次,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14.25万人次,体检17.59万人次,其他补偿1.63万人次。
五、住院补偿情况
(一)住院率变动情况
截至9月30日,全省新农合平均住院率为7.69%(2012年同期住院率为6.87%),比上年同期上涨了0.82个百分点。
(二)次均费用变动情况
截至9月30日,全省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为4228元,次均补偿为2463元,实际补偿比为58.26%。其中:县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为3091元,全省超过县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水平且排在前10位的县(市、区)有:合作市4238元、甘州区4143元、凉州区3868元、秦安县3764元、舟曲县3691元、武都区3684元、通渭县3608元、白银区3564元、永昌县3559元、卓尼县3534元。全省共计有34个县(市、区)次均住院费用超过3091元,分别是:
甘南州(5个):合作市4238元、舟曲县3691元、卓尼县3534元、迭部县3283元、临潭县3172元。
武威市(1个):凉州区3868元。
张掖市(4个):甘州区4143元、肃南县3499元、民乐县3393元、山丹县3114元。
天水市(6个):秦安县3764元、秦州区3491元、武山县3491元、甘谷县3464元、张家川县3136元、清水县3127元。
白银市(1个):白银区3564元。
酒泉市(2个):肃州区3216元、金塔县3102元。
金昌市(1个):永昌县3559元。
定西市(4个):通渭县3608元、临洮县3381元、安定区3221元、渭源县3134元。
临夏州(1个):积石山县3331元。
庆阳市(1个):西峰区3148元。
平凉市(2个):静宁县3235元、泾川县3136元。
陇南市(6个):武都区3864元、宕昌县3531元、西和县3497元、康县3342元、徽县3170元、礼县30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