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落户福建省莆田市的全省首个民营医疗器械采购平台——万好医疗器械专业市场(简称ECO城)正式营业。
莆田作为民营医院之乡,医疗器械需求量较大。今年,莆田市委市政府突出打造“500亿医疗健康产业”,并着手建立医疗器械采购平台,招商引资万好国际集团,创建莆田医疗器械专业市场。这是福建省首个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式批复,采取“集中展示、委托仓储”特许经营模式医疗器械专业市场。美国GE等行业巨头前来考察时纷纷称赞这种模式。
特许经营 助推企业发展
据了解,ECO城投资6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设立不少于20000平方米的集中经营场所及产品展示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医疗器械采购平台,也为莆田医疗器械产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
走进ECO城,人们面对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仓储货架、托架、货品等分门别类,有序规范摆放,类似图书馆式样的陈列。
“这是ECO城的仓储中心,按照‘集中展示、委托仓储’的特许经营模式,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万好国际总监苏君说,按照该模式,入驻企业不另设医疗器械仓库,有效降低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注册门槛及经营成本。
据统计,现有152家医疗器械企业签约入驻ECO城,其中126家企业已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并正式营业,其前期经营额达5.1亿元,上缴税收2000千多万元。
精准服务 优化审批流程
为创造ECO城良好的发展环境,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多次协调该市税务局,在现有税率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医疗器械企业给予减税或优惠税率,通过降税减负,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
“莆田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入驻企业在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的财税奖励政策,我当时入驻就享受办公场所租金全免的优惠政策。”入驻企业代表福建紫金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志贤表示,家乡有这么一个配套齐、政策优、服务好、商机多的医疗器械城,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莆田发展。
此外,莆田市局还积极引导企业和银行进行对接,利用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获得贷款。在开展企业动产抵押的同时,该局侧重引导企业提升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莆田市知名商标的企业,协调银行部门分层次给予一定的贷款额度支持。
与此同时,莆田市局还成立了帮扶小组,加强与企业沟通,每周、每月、每季度分类别帮助入驻企业及时解决难题,加强对入驻企业在软硬件建设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管理业务上的指导,帮助企业进行自查整改,指导其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管理信息档案等,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可追踪管理,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莆田市局深入推进“九证合一”审批改革,将医疗器械批发、批零兼营的许可备案纳入简政放权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服务效率。采取“每日电话联系沟通,每周现场协调指导”的方式,通过ECO城医疗器械专业市场管理公司加强与药械公司的联系,对公司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实行全程指导,提前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办证材料一次性过关,将原先14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限减少到8天,实现在最短时间内让入驻企业办证经营。
加强监管 确保规范经营
“把企业引进莆田是第一步,帮促他们走上规范化经营道路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尽的职责。”莆田市局局长吴瑞添说。
据了解,对ECO城的监管,其所在辖区莆田市荔城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采取“1+3+N”模式(“1”指一个医疗器械安全网格化监管机制;“3”指安全协管队伍、协会自律和外部监督三维共治格局;“N”指安全共治N个沟通方式,主要有12331热线、微博、微信、QQ群等)。
吴瑞添介绍,为促进ECO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范经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落实医疗器械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前提下,莆田市局采取“宽进严管”的办法,围绕“加强质量全过程监管,确保公众用械安全”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强化医疗器械监管责任,切实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日常监管,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建立“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医疗器械安全防控体系,使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摘自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