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迈出儿童肾脏风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步伐
中医临床证候客观化对于疾病的辨证分型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AI中医四诊仪对疾病症候的客观化采集,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可以促进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标准化发展。近日,为深入探讨儿童疾病中运用AI中医四诊仪对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专病化临床研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课题立项、上海市肾脏发育和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支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联合风湿科、中医科等共同发起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项目“Al中医四诊仪在儿童肾脏-风湿疾病应用的临床研究”(CACMRE2024-A-06)启动会在上海召开。
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风湿科学科带头人徐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书记任献青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五届上海名中医王忆勤教授及团队,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苏祥飞,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流派传承创新共同体主席虞坚尔教授,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薛征教授,上海杉达学院庞爽讲师,上海交通大学AI四诊仪研发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主任沈茜教授、风湿科主任孙利教授、中医科主任俞建教授、肾脏科/风湿科周清护士长,以及武汉儿童医院肾脏科、广州妇女儿童医院肾脏科、郑州儿童医院肾脏科、厦门妇幼保健院肾脏科、贵阳妇幼保健院肾脏科/风湿科等团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徐虹主持。
王艺在致辞中强调了中西医等多学科团队合作、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并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任献青表达了对大数据智能化分析促进中医证候的客观化采集、推动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标准化发展的信心。苏祥飞表示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别是中医药智能化发展,鼓励项目组认真落实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的目标任务,更好服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广泛应用。
会议期间,沈茜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在儿童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王忆勤介绍了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在脉象和舌诊的数据分析上,为传统中医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俊朝介绍了AI中医四诊仪在儿童肾脏-风湿疾病应用临床研究,展示了对患儿病情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在讨论环节,虞坚尔、薛征、俞建就AI中医四诊仪的技术细节、临床应用前景以及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表示,在AI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根据个体差异,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实现真正的“一人一方”。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与会专家对如何推广这项技术,以及如何培养相关医疗人才以适应新技术的需求等问题进行探讨。
此次项目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代表的综合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迈出了新的步伐。AI中医四诊仪的研发和应用,将推动中医诊断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医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中医药标准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为中医药智能化装备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践基础。随着项目的深入进行,预计将为儿童肾脏和风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变化,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打造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