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通报各县区医共体建设进展情况,听取县区工作汇报,就医共体改革推进中的工作难点堵点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并对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推进.
会议指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全面落实和推进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均衡融合发展、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各县区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改革任务指标,凝聚共识、细化措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会议强调,各县区各单位要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在借鉴中创新,在追赶中超越,让医共体真正“紧起来”“实起来”。一要紧盯目标任务看差距。到2025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到2026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要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27年底,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巩固。二要坚持问题导向靠责任。要制定问题清单明确责任,明确时间节点靠实责任,强化督导评估落实责任。三要坚定信心决心促改革。要坚持“摸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四要坚持先易后难找突破。要加快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尽快落实医保“统一协议、统一预算、统一结算”管理, 实现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五要坚持示范引领促成效。要找准工作难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推动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提标扩能,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武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