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泰茂医疗器械招标网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政策文件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麻醉医疗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5/17 信息来源:查看

眉卫发〔2019〕29号

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发展和改革局、教体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市直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发2018〕8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麻醉医疗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认真贯彻落实。

医政医管科联系人:李静

联系电话:38195371

邮箱:mswsyzk@163.com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                       眉山市财政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眉山市医疗保障局

              

                     2019年422  

关于加强麻醉医疗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奋力实施健康四川战略,深入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促进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扩大麻醉医疗服务领域,满足麻醉医疗服务新需求。按照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发〔201883号)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全市各级各类提供麻醉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含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院)开展提升麻醉医疗服务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51名,每万常住人口麻醉医师数提高到0.65人;到203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215名,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接近1人并保持稳定。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和手术科室医师比例逐步达到1:3。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可以根据诊疗情况合理确定比例,但不低于1:5。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专科医院根据需要合理确定比例。进一步扩大麻醉医疗服务领域,创新推广镇痛服务,满足麻醉医疗服务新需求。通过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相关政策,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麻醉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主要任务 

(一)加强麻醉人才队伍建设 

1.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到2020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麻醉科要配备麻醉科护士,三级医疗机构要全部建立由麻醉科独立管理的护理单元,麻醉监护室床位数与护士人数的比例达到1:1.5~2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增设麻醉科技师等辅助人员岗位设置,从事麻醉相关设备保养、维护与维修

2.加强麻醉医师培训。根据我临床医学、麻醉医学毕业生数量和麻醉岗位需求,逐步提升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以医疗机构在岗麻醉医生队伍为重点,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加强普通高校麻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二)提升麻醉医疗服务能力 

1.增加麻醉人员配备。制定麻醉科专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比依据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增设麻醉护士、技师等辅助人员岗位,适当增加麻醉科编制。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和手术科室医师比例逐步达到1:3;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可以根据诊疗情况合理确定比例,但不低于1:5。中医医院、专科医院根据需要合理确定比例。

2.加强麻醉科建设。大力支持级医疗机构的麻醉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成立麻醉专业组或亚专科。到2020年,全所有三甲医院均应建立麻醉亚专业组,三甲专科医院参照综合医院执行。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麻醉后重症患者的监护室、疼痛门诊和(或)麻醉科门诊。加强麻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麻醉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力争到2020年底,全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和50%的二级综合医院建立麻醉科手术室信息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综合排程系统等),鼓励其他医疗机构积极建立麻醉科手术室信息系统。 

   3.强化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完善麻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麻醉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持续提升麻醉医疗质量。加强麻醉医疗质控体系建设及麻醉质控人才培养。到2020年,完成全市县级临床麻醉质控体系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质控全覆盖。加强麻醉科、麻醉门诊、疼痛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健全麻醉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优化服务流程,完善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保障患者安全。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诊疗指南中的麻醉相关内容,不断提高麻醉科医师急救服务水平,积极组织或参与多学科诊疗协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救、镇静、镇痛和生命支持。

(三)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 

  1.优化手术相关麻醉。进一步完善手术麻醉服务,开展与日间手术相适应的麻醉工作。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加强术后监护与镇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开设麻醉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开展住院手术、日间手术、门诊和住院患者有创诊疗操作前的麻醉评估、预约、准备,并提供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指导、术后随访和恢复指导等服务。三甲医院应当建立麻醉科围术期镇痛工作组,适当取消围术期镇痛及防治并发症用药的限制,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到2020年,全三甲医院及三乙医院开设麻醉门诊的比例应当分别达到100%50%,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开设麻醉门诊。全围术期镇痛由麻醉医师管理的比例应当达到手术量的50%以上;住院分娩围产期镇痛服务比例达到100% 

  2.强化手术室外麻醉与镇痛管理。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诊疗的新需求。优先发展无痛胃肠镜、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无痛康复治疗等诊疗操作,大力开展分娩镇痛、癌痛、慢性疼痛、临终关怀等疼痛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疼痛门诊,提供疼痛管理服务,并通过医联体将疼痛管理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探索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开设疼痛门诊的医疗机构要提供疼痛管理服务。 

  3.加强麻醉科护理服务。全各级医疗机构手术室护理服务统一调整由麻醉科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调整工作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前完成70%2020年完成100%;三级乙等医院2020年前完成50%。二级以上医院应加快麻醉专科护理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麻醉科应当按照护士与手术台数量0.5:1的比例配备手术间护士。麻醉科护士要加强对麻醉患者的护理服务,配合麻醉医师开展麻醉宣教、心理辅导、信息核对、体位摆放、管道护理、患者护送等工作,不断提升麻醉护理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提高麻醉医务人员积极性 

  1.理顺麻醉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将麻醉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综合考虑,统筹推进,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时间、患者年龄特殊性、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培育投入等因素,合理测算手术麻醉成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做好新增麻醉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2.增强麻醉医务人员职业吸引力。在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以及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中,要充分考虑麻醉工作特点和技术劳务价值,向麻醉科医务人员倾斜。医疗机构招聘麻醉科医师时,应当强化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要求。努力为麻醉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缓解麻醉医务人员压力,充分调动麻醉医务人员拓展服务领域的积极性。 

  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811-20191月)。各县(区)卫生计生局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加强完善麻醉医疗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求,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和健康宣教,为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92-20206月)。各县(区)卫生计生局根据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台账,组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扎实开展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总结完善阶段20207-202012月)。202011月底前,各)卫生卫生计生局应组织开展“回头看”行动,督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并于20201215日前形成工作总结上报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科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县(区)卫生计生局、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紧紧围绕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工作,认真履职尽责,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要统筹规划,加强麻醉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麻醉医疗服务的监管工作加快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指导公立医院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麻醉医务人员积极性。教育部门要加强麻醉学专业医学生培养力度。财政部门要落实投入责任,进一步加大对麻醉医师培养与使用激励、麻醉临床专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医疗保障部门要统筹做好麻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新项目医保审批及相关监管工作。 

  (二)严格督导考核,落实工作责任。麻醉质控中心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麻醉质量控制考核指标,加强对全各级医疗机构麻醉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督导考核。各县(区)卫生计生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重点工作跟踪和定期督查制度,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并通报工作进展,全面促进我麻醉医疗卫生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对各地推行情况进行督导和核查,对工作开展滞后影响全整体工作进度的进行通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422日印发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722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00464号网络备案:京ICP备1203912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750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7层 www.ylqxzb.com ©2017-2025 泰茂股份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