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群众就医安全,淄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旨在通过推行日间医疗提质增效、强化多学科联合诊疗、深化临床路径标准化建设、严控医疗技术应用风险等系统性举措,着力破解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堵点。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十条措施》聚焦当前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难点,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技术规范、完善质控体系,推动医疗机构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型,解决群众关切的过度检查、用药不合理、诊疗效率不高等问题,切实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二、主要内容
(一)提升服务效率
推广“日间医疗”,缩短择期手术等候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推进“专病中心”建设,整合资源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深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
(二)强化诊疗规范
推行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对肿瘤等复杂疾病实行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定个性化方案;严格临床路径管理,推动诊疗流程标准化;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覆盖术前评估、术中核查到术后康复全环节,保障手术安全。
(三)严控质量安全
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禁止违规技术使用,动态评估高风险技术;加强重点药品(如抗菌药物、抗肿瘤药、麻精药品)的循证管理,严格用药指征;严控样本外送检测项目,杜绝无指征高费用检测,确保检测质量可追溯。
(四)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单病种质控体系,覆盖常见病、多发病及手术技术,强化数据监测与反馈;探索医联体内一体化临床路径,促进分级诊疗。以信息化赋能质控,通过智能监测、数据分析实现诊疗行为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