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牢固树立“以服务促监管,寓监管于服务”理念,坚持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监管,紧盯医疗器械备案“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流程,扎实推进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
一、严把事前关。针对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品项目、产品备案等方面的疑惑,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在产品备案前提供备案指南和政策渠道。通过“入市第一课”,靠前靠近了解企业新产品信息,主动指导初创企业提供入市辅导,为企业发展“设路标”“搭桥梁”,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避免企业“走弯路”。2024年指导企业完善备案资料30余次。
二、严把事中关。在备案审核环节,重点核对“产品名称”“产品描述”“预期用途”等备案信息,对超出适用范围、产品名称不规范等情形不予签收20余次。对于存疑产品,启动联动机制,共同研判产品类别,努力杜绝可能存在的“高类低备”、非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备案的情况,2024年先后甄别存疑企业和产品资料20余次,完成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8件。
三、严把事后关。组织辖区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企业全面开展自查,对企业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业务指导,帮扶企业按规范要求整改到位。对3家生产备案企业进行现场核查,排查问题5项,并对不规范的企业跟踪督办逐项整改规范。启动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监管”“规范+服务”协同机制,对已备案的52个第一类医疗器械开展“回头看”再评价工作,查找问题项目10项,变更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7个、标注产品备案2个、标注生产备案2个,确保了备案产品安全有效。
目前,我市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经验在四川药品监管简报2025年第1期刊登,并作为四川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备案工作先进经验上报国家药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