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昌市医保局与修水县医保局联合发力,通过组织特例单议病例专家跨县交叉评审,为2024年度医保基金DIP清算支付工作注入新活力,为医保精准支付开辟新路径。
跨县携手,开启专业评审新局
此次跨县评审是医保领域协同合作的一次创新实践。瑞昌市与修水县医保局打破地域界限,相互邀请对方总医院涵盖ICU、肿瘤科、肾内科、脑外科、康复科等多个领域的DIP评审专家共计60人参与评审。修水县、瑞昌市定点医院分别申报131份、130份费用超5倍特例单议病例,在“物移人静”的创新模式下,带着病历跨越地域界限,接受集中评审。这种跨县合作模式,整合了两地优质医疗专家资源,为评审工作提供了更全面、专业的视角,有助于提升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级质控,聚焦特殊病例评估
评审过程严格遵循“病例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议”三级质控流程,重点针对临床诊疗复杂度高、医疗资源消耗大的特殊病例开展专业评估。评审专家组凭借深厚的临床医学专业功底,依据疾病诊疗规范及临床路径指南,从诊断合理性、检查适宜性、用药合规性等5个关键方面进行细致评审。这种科学严谨的评审方式,确保了对每一个病例的全面、深入分析,为医保基金的合理支付提供了有力依据。
专家互评,规范特例单议规程
通过专家互评、集体决策的方式,评审工作不仅对符合特例单议的病例给予了认可,还针对不符合的病例详细说明理由、提出建设性建议。这一过程进一步规范了特例单议工作规程,增强了医疗机构的质控意识。医疗机构在面对复杂患者时,无需再因医保支付问题而有所顾虑,能够更加专注于患者的诊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持续发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此次跨县评审只是一个开始,瑞昌市医保局将着力构建常态化专家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特例单议评审标准体系。通过实施医保基金全周期精细化管理,提升政策执行精准度与服务效能,切实保障参保群众权益,实现医保基金的科学管控与高效利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还能为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整个医疗行业朝着更加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