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基层〔2019〕15号
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高覆盖率和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推动“首诊在基层”医改工作目标的实现。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和市卫生健康委年度工作安排,现就我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以下简称“四进”)活动,提高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签约率,扩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力,实现家庭医生制度全覆盖的目标,让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真正成为辖区居民健康“守门人”。
二、工作原则
(一)属地签约原则。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根据辖区内的镇、街道居委会、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区等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各机构开展签约宣传活动,提高人群签约率。对所在单位和居住地不一致的居民,结合健康档案管理原则,由居住地医疗机构提供签约服务。
(二)自愿签约原则。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形成与需求对应的服务供给。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充分宣传家庭医生服务概念,告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让居民自己选择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三)服务可及原则。签约活动选取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人员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或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作为优先签约的重点,优先提供签约服务,提升居民享有家庭医生服务的可及性。强化沟通,注重居民参与,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居民加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居民感受度,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次集中宣传。利用2019年世界家庭医生日前后一个月左右时间,各县区统一组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人员“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开展“携手家庭医生,共筑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集中宣传活动。统一制作“致签约居民一封信”等宣传海报、展板等,供开展相关活动使用。结合开展义诊、健康教育活动等活动,面对面地宣传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签约人群、签约后对居民的好处等,营造信任、参与、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关注家庭医生的良好氛围。
(二)举办一场健康讲座。根据社区、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不同功能社区人群健康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讲座。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的各个社区悬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标语,张贴宣传版报,开展健康大课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以职业病,慢性病预防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大讲堂、义诊、宣传。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近视眼和常见病防控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讲座,加强对学生健康指导,完善学校年度健康体检制度;用“小手拉大手,共同护健康”等方式,把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告知书发放给每个孩子,利用孩子们的小手把家庭医生签约的政策传递给每个家庭。以健康教育为载体,探索推进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包签约,实现签约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建设一批家庭医生工作室。在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布点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学校、机关单位及养老机构,按照《徐州市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徐卫基层〔2019〕9号)要求,建设一批家庭医生工作室,打造健康管理面对面服务的工作点,实现签约服务“零距离”,有效优化我市健康领域营商环境。
(四)开展集中签约活动。同深化居民健康档案核查相结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现场签约活动,设立签约服务咨询台,开展健康状况评估,签署签约协议。涉及非本辖区居住的,充分告知其及家庭其他成员应尽快到居住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进行签约。借助家庭医生移动签约平台,推进无纸化签约,简化签约流程,推进信息化签约,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工作步骤
(一)明确职能。以县区为单位拟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建立签约服务工作制度,制作签约服务工作手册、居民签约手册、工作台帐及相关宣传折页等资料。召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动员大会,切实将签约服务“四进”工作落到实处。
(二)试点先行。可分别选取1-2个社区、机关、企业、学校试点开展。试点阶段先从重点人群开始,期间签约服务内容为签约服务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及时收集、分析在签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三)全面推进。在试点单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扩大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各类重点人群中有序推进,力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名职工及其家人,达到签约服务目的,守护居民健康,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县区卫生健康委要把家庭医生签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工作部署,统筹安排,落实责任,指定负责人,及时收集工作开展中的图片影像等资料,定期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要根据市级实施意见要求,督促指导各基层医疗机构研究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
(二)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县区卫生健康委要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对家庭医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业务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培训,着力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家庭医学服务理念的培训,提高居民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签约覆盖率。
(三)积极沟通,有效推进。县区卫生健康委和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与辖区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争取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协作,形成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合力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要积极结合我市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项目化地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进企业活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卫生健康部门的突出贡献。
(四)融合联动,提高供给。在医共体格局下,加强辖区内二级医院资源整合与服务联动,根据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管理要求,整合二级医院专科医生资源,吸纳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团队组建,和团队一起共同承担对签约单位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责任,增加签约服务的吸引力,提高健康服务供给的整体效率。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要统一着装并佩戴胸牌,携带工作包,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凸显服务的规范性。
各县市区的具体实施方案于5月15日前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