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医疗器械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临海市局构建“底数管理—靶向赋能—长效治理”工作链条,通过强化动态摸排、优化帮扶机制、完善整改闭环,全面推动经营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助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数智清源精织网,双轨排查明底数。建立“系统筛查+实地核验”双轨排查机制,依托“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审批系统”“浙江企业信用在线”系统,比对在册企业许可备案信息、年度报告数据等指标,明确医疗器械有效自查范围,提升自查工作质量。同时将长期未更新信息、许可证临近失效的主体纳入重点关注清单,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核实经营状态,对2年以上未开展经营活动、许可证逾期未延续的企业引导启动注销程序,全面清理“空壳企业”。目前,共引导清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5家。
二是靶向赋能优服务,多维帮扶疏堵点。强化经营企业年度自查填报质效,制作医疗器械年度自查报告填报操作视频、公众号流程等,方便辖区医疗器械企业及时查阅,并安排专人及时为企业答疑,提高上报效率。线上实时监测上报进度,对应报未报主体定期通报发送提醒,对有困难的经营户开展线下指导。截至目前,共计486家器械企业完成上报。
三是闭环管控降隐患,长效固本控风险。对已上报的自查报告,严格审核把关,详细告知自查报告缺陷项,确保整改到位;对逾期未报的企业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同时,强化事后监管,对自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缺陷环节及时进行标注和汇总,降低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共计退回并完成修改自查5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