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当前医改最重要的是价格改革
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一上来两个议题都与医药相关: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确定进一步扶持中医药发展措施。
医药是直接事关民生的大产业。据有关部门当天会议上汇报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6%。但与国际对比看,许多发达国家医药产业占GDP比重普遍在8%以上,个别国家这一比重更高;而我国仅占5%多一点,可以说其中潜力巨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医药产业对于当前稳增长的带动作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特意调换了常规排序,称医药产业发展首先是“惠民生”,其次才是“稳增长”。
医药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属于基本民生。产业发展当然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但它必须首先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同时,它还事关整个社会的心理安定需求。总理的表述,不光是一个简单的前后排列问题,而是最直接也最朴素地体现了施政的情感基础和逻辑次序——所谓“行大道、民为本”。
不仅在施政理念上看重老百姓的“基本”,针对文件的具体要求中,李克强也强调“基本”。老百姓对医药事业的最基本感受,无非两个:价格和质量。总理的要求也正是紧贴着这两者提出来的:关于医药产业、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一定要与医改紧密结合。唯如此,才能最终落到服务人民健康这一根本宗旨之上。“当前医改最重要的是价格改革。价格问题尽管是沉疴旧疾,一下子处理很难,但必须坚决推进!”总理强调道。
李克强还特意强调了基本药物制度。他说,群众有抱怨,医药质量不行。我国在某些高精尖医药上存在差距,这需要时间,但必须补上基本药物差距这块短板。“不能让老百姓出国买感冒药、创可贴这类现象长久发生。要下决心,闯过基本药物这一质量关。”当天常务会决定,健全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尤其要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
会议对医药领域审批改革也提出要求。简政放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老百姓。总理强调,不允许在“审批”名目下搞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所谓“新药”:“还不是为了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