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药品监管能力,昌邑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三化”监管体系,精准防控药品风险隐患,筑牢安全防控网,切实保障该市药品形势稳定向好,以实际行动诠释监管责任与担当。
一是“网格化”落实监管责任。构建局、所二级联动监管网格,打通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在基层所日常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借助随机抽查,进一步完善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药械化网格监管体系,确保监管无死角、查处有力度、整改有措施。今年1、2月份已检查药械化相关单位132家,现场帮扶规范17家,责令整改8家。
二是“智慧化”提高监管效能。依托山东省智慧监管平台、智慧药监医疗器械经营系统、肉毒毒素可追溯系统、麻精药品实名登记可追溯系统等互联网平台,实现对“两品一械”的动态监管。通过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风险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制定行之有效对策,抓好整改落实,形成监管“全流程”闭环。联合卫健、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风险会商,深挖药品安全领域风险隐患,建立风险台账,定期推送责任单位化解销号,督促隐患化解整改,防患于未然。截至目前,已排查化解药品风险隐患3起。
三是“分级化”实现精准监管。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分级分类监管,对该市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849家、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1002家进行精准分类,建立不同类别的监管档案。对药品经营单位按照A、B、C、D不同风险级别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经营规范良好的单位除必要检查外“无事不扰”,对年内被责令整改或受行政处罚的单位视情况提高监管频次,切实提高监管靶向性,维护该市药械化市场秩序稳定。